采血管托盘是医疗采血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,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一、清洁与消毒方面
1. 使用前清洁消毒 在使用采血管托盘之前,必须确保托盘是干净的。可以使用医用清洁剂进行清洗,去除托盘表面可能残留的污垢、血迹等杂质。清洗后,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。通常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法,将托盘放入灭菌锅中,在121℃ - 126℃的温度下,保持15 - 30分钟左右,以杀灭各种细菌、病毒和芽孢等微生物。 对于一些不能耐受高温高压的特殊材质托盘,可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。例如,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,但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浓度配比(如有效氯含量500 - 1000mg/L),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,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,确保消毒剂残留不会对采血管和血液样本造成污染。
2. 使用过程中的清洁维护 在采血过程中,如果采血管发生破裂或血液溅出到托盘上,应立即停止操作,小心清理血迹。可以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进行擦拭,避免血液在托盘上干涸,增加后续清洁的难度。同时,要注意更换被污染的采血管,防止交叉污染。 若托盘在使用过程中被其他非血液污染物弄脏,如碘伏、酒精等消毒剂,也应及时清理。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与采血管发生化学反应,或者影响血液样本的质量。清理时,应使用与污染物相适应的清洁剂,如被碘伏污染可以使用淀粉溶液擦拭后再用清水冲洗。
3. 使用后清洁消毒 采血工作完成后,要对采血管托盘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。首先将托盘内剩余的采血管等物品清理干净,然后按照使用前的清洁消毒方法再次进行处理。对于有明显污渍或血液残留的托盘,可能需要增加清洁的时间和强度,如延长浸泡时间或增加清洗次数。 消毒后的托盘应放置在清洁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,避免再次被污染。同时,要定期检查托盘的清洁和消毒效果,可以通过微生物检测等手段来确保托盘符合卫生标准。
二、采血管放置方面
1. 放置顺序和标识 采血管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放置在托盘上。通常可以根据采血的项目、采血管的类型(如普通血清管、EDTA抗凝管、肝素抗凝管等)或者采血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。同时,要确保采血管上的标识清晰可见,便于医护人员准确识别。例如,在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时,可以将EDTA抗凝管放在前面,用于血常规采血,后面放置普通血清管用于生化采血。 对于不同颜色帽盖的采血管,其代表的含义不同,放置时要注意区分。如红色帽盖代表无添加剂的普通血清管,紫色帽盖代表EDTA抗凝管,绿色帽盖代表肝素抗凝管等。医护人员要熟悉这些标识,防止错拿采血管,影响采血结果。
2. 防止采血管倾倒和破损 采血管托盘应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,避免晃动导致采血管倾倒。在采血过程中,医护人员也要注意操作动作,防止碰撞托盘,引起采血管损坏。如果采血管发生倾倒,可能会导致血液样本混合、采血管破裂等问题。 为了防止采血管破损,托盘的内部设计应该合理,有足够的空间和缓冲结构。例如,有些托盘内部设有采血管卡槽,可以将采血管稳固地放置在卡槽内,减少采血管之间的碰撞和晃动,同时也能防止采血管从托盘边缘滑落。
三、安全与操作便捷性方面
1. 防止锐器伤 采血管托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放置采血针等锐器,要注意防止锐器伤。托盘应该有专门的锐器放置区域,并且该区域要有防护装置,如锐器盒。采血后,应立即将采血针放入锐器盒内,避免针头暴露在外,防止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员被刺伤。 当从托盘内拿取采血管或其他锐器时,要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操作方法。例如,使用镊子夹取采血针,避免直接用手接触。同时,在清理托盘时,也要小心处理锐器,确保锐器被安全地收集和处理。
2. 操作便利性 采血管托盘的设计应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。托盘的大小、形状和高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,方便医护人员拿取采血管和进行采血操作。例如,托盘的高度应该适中,使医护人员在采血时不需要过度弯腰或抬手,减少疲劳。 托盘的材质应该轻便,便于移动和携带。在一些需要移动采血的场合,如病房采血、体检车采血等,轻便的托盘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将其带到不同的地方,同时也能保证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|